在地质学的漫漫发展历程中,锤子、指南针、放大镜堪称地质学“三宝”,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一直是地质工作者野外勘探的基本“装备”。锤子敲击岩石,采集样本,让深埋地下的秘密展露一角;指南针指引方向,精准定位,在广袤野外勾勒出清晰坐标;放大镜则在细微处挖掘线索,助力鉴定发现。然而,时光步入 21 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质勘探的范围不断拓展至深山老林、戈壁荒漠、地下洞室等偏僻之地,传统的基础工具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勘探需求。

岩芯钻机的介绍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大规模的资源勘探工作时,会发现大挖掘工具并不适合在复杂地形中频繁迁徙的地质勘探场景。其庞大的体积和沉重的重量,让运输搬运成为难题,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会耽误宝贵的勘探时间。但地质工作者们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为了更好地完成在复杂环境下的勘探与采样,岩芯钻机应运而生。

传统的岩芯钻机大多大型笨重,一般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同操作,这对于那些在深山、戈壁、丛林、地下洞室等偏远地区进行勘探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施工单位在每次执行项目任务时,不仅要耗费更多的人力来操作设备,还要为设备的运输、安置等付出额外的成本。如此一来,开发一款更适合野外复杂环境的岩芯钻机便成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填补国内便携式地质机械的空白,科研人员展开了艰辛的自主研发之路。他们研发出的岩芯钻机,有着令人瞩目的性能表现。在全速运转的情况下,在石灰岩上的钻进速度约为 241mm/分钟,在玄武岩上的钻进速度约为 127mm/分钟。如此高效的钻进速度,背后离不开先进的设计与技术。钻头采用特种钢材并运用特殊加工技术制作,再配合进口金刚石钻头,就像给钻机安装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宝剑”,为钻进速度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了这样的装备,科研人员能够快速完成取样工作,大大节省了野外勘探的时间。

这款岩芯钻机的研发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方便地质工作者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下进行勘探和开采工作。它拥有小型机体,方便地质工作者操作和携带。甚至可以实现背包式运输,这在全球的岩芯钻机领域都是一项创举,也是该钻机能够在世界 68 个国家销售的根本原因。其地面部分重 14 公斤,其中机体仅重 7 公斤,3 米布局整体重不过 18 公斤。与传统的 100 公斤重的采样设备相比,简直轻如鸿毛。这一显著的优势,极大地减少了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转移阵地时的负担。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岩芯钻机重量方面的情况,我们特意进行了一次实际体验。体验者背上岩芯钻机出发前,发现机身重量为 9 公斤,全包重量有 17kg。一开始背负时,能明显感觉到这份重量,但随着行走过程的推进,整体体验还算可以接受。不过,这个背包整体体积较大,在山间的密林中行走时,很容易碰到周围的树木。好在背包采用了耐摩擦的材质,且厚度可观,不用担心会被挂坏。在爬山过程中,背部承载 17kg 的重量,对背负者的体力要求还是很高的。从强度上来说,这相当于一次重装徒步。尤其是在攀登陡峭山体时,建议背负者系好肩带,否则背包的重量很容易让人身体重心偏移,带来安全隐患。

在实际应用中,岩芯钻机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曾有一次,它在南方某省山区电力高压线塔的勘探检查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电力塔位于高山顶,工人们需要步行很长的路程才能到达山顶进行检测。如果使用普通挖掘机,设备运输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实际采样所需的时间。而检测机构领导果断选择购买岩芯钻机作为执行此次任务的设备,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十分英明,岩芯钻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在 21 世纪的今天,地质勘探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岩芯钻机的出现,无疑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工具。它在复杂环境下的出色表现,不仅解决了传统设备的诸多难题,也为未来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岩芯钻机等地质勘探设备将会不断升级优化,为我们揭开更多地球深处的奥秘。

钻机资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邦鑫

尊敬的用户,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卢总 13561966637(微信同号)

🔔您的一通电话,或成财富之旅的开端

扫码打电话
扫码打电话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